声明: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,为原创内容,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“艺术加工”,无任何虚构对话,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,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你有没有注意到,最近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因为病情加重最终去世?
其实,身体早就给出了很多信号提醒你,甚至在病情还不严重时就能察觉,但很多人并没有放在心上,直到问题变得不可挽回,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。
身为医生,我常常看见患者错过了这些警示信号,最终走到了无法回头的路口。
那么,这些警示信号到底是什么呢?今天,我就来分享一些不为人知、却十分重要的警示信号,希望大家能从中引起警觉。
突然的焦虑和失眠
有个患者,他是一位年约50岁的上班族,平时工作压力大,经常加班。
那段时间他总是感到焦虑不安,时常失眠,有时候甚至早晨醒来后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低落。最初,他以为是工作压力过大,属于普通的“焦虑症”范畴。
可问题是,这种失眠并不像常见的那种“想法多”导致的失眠,而是一种连带着身体不适的状态。晚上睡觉时,胸口常常感觉到有些压迫感,而且这股压迫感常常持续很长时间。
你可能会觉得,这不就是普通的压力反应吗?可是,这种焦虑和失眠往往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紧密的关系。
你知道吗,心脏的病变在很早期就可能通过一些精神症状表现出来,焦虑、失眠、心悸等情况都有可能成为冠心病的前兆。
这名患者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医生曾告诉他,焦虑和失眠可能是心脏问题的一个信号,而这种信号往往被大家忽视。
其实,冠心病的发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,长期的压力、焦虑会影响心血管的健康,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。
如果这个时候不引起足够重视,焦虑可能就会逐渐转化为胸痛、气短等明显的心脏问题。这个患者最终也因冠心病的加重而住进了医院,病情已经无法逆转。
反复的消化不良
在我接触的患者中,有一位女士,她总是出现消化不良、腹胀等症状。
她一度以为是胃肠道的问题,吃了很多胃药,却始终没有好转。
她的腹部有种不适感,经常打嗝、食欲不振,有时饭后会感觉心口一阵阵的痛,甚至有些胸口的灼热感。
她不以为然,直到有一天,她在做体检时,医生通过心电图发现,她的心脏功能已经出现了异常,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。
你知道吗,胃和心脏的关系比你想象的还要密切,很多人觉得“消化不良”就是胃部出了问题,但实际上,胃部的不适感有时候也可能源自心脏病。
因为心脏出现问题时,常常会通过胃肠道症状来表现,尤其是胃部的不适或者食欲丧失,这可能是心脏负荷过重的信号。
如果你经常感到食欲不振、腹胀,并且伴随有胸部不适感,千万不能单纯认为是胃的问题,应该及时检查一下心脏的健康状况。
夜间出汗
你可能会觉得,夜间出汗不过是天气热或者身体虚弱的表现。
但如果夜间出汗的情况突然变得特别频繁,而且你并没有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,甚至连空气湿度都没变化,那么这个现象背后就可能隐藏着健康问题。
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,夜间出汗其实是一个常见的信号,那时,心脏可能已经出现了缺血的状况,而身体通过出汗来进行调节,试图释放体内积压的压力。
我曾接触过一位60多岁的患者,他在入睡后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汗,尤其是在凌晨时分,出汗量特别大。
他最初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,直到几个月后,他开始出现了胸闷、气短的情况。
进一步检查后,他被确诊为冠心病。后来,他才明白,夜间出汗是心脏缺氧的一个重要信号。
其实,夜间出汗的出现,往往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,心脏负担加重,导致体内的代谢不稳定。
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,心脏的供氧不足可能就会表现为这种体征。
劳累后脚部肿胀
另外一种被很多人忽视的警示信号是:劳累后脚部的肿胀。
你有没有注意到,自己在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后,双腿会变得沉重,尤其是脚踝部位容易肿胀?
虽然这种情况在天气炎热时比较常见,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即便没有剧烈活动,脚部也时常出现肿胀的现象,那就需要警惕了。
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,脚部肿胀常常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的表现。当心脏的功能下降,血液回流的效率就会降低,导致液体滞留在下肢,形成水肿现象。
有个患者是一位长期做办公室工作的中年男性,平时工作时坐得多,几乎没有运动,他在长时间坐着后,发现自己的双腿会出现浮肿,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。
开始时,他觉得这只是因为长时间坐着的原因,便没有多加重视,直到他感到胸口越来越沉重,出现了轻微的胸痛,才到医院做检查。
结果,他被确诊为冠心病,且病情已经进入中期。医生解释说,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,容易让心脏负担加重,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最终形成水肿。
这个患者的案例提醒我们,脚部肿胀可能是心脏功能衰退的早期信号,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、缺乏运动的情况下,更要警惕。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身体信号,往往就是冠心病的前兆。
我们总是忽视它们,因为它们并不像胸痛那样突然而严重,但恰恰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号,长期积累,才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
身为医生,我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,提醒大家:如果身体发出任何警示信号,别再抱侥幸心理,尽早就医,才是对自己健康最负责的态度。
关于冠心病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
[1]曲政.不同年龄段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的分析, 心 肺血管病杂志, 2024-05-26